好像有些接受了这个无法离开这边的现实,一而再再而三推迟的通关安排也让自己变得有些麻木。
六月份对于自己来说,更加像是从乏善可陈的日常当中走出来,得到一些新的体验吧。
本来在六月份自己有着不少的年假安排,当时自己还想着能通关的话六月底的端午与回归纪念日之间的假期连起来还能去趟远方,例如北京什么的。
先不说原来之后北京的情况也不遑多让,最开始本来的能离开这边的前提其实也不存在。大概在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之后,自己也只能重新把眼光放在这边这个小地方,尝试去寻找新的地方与新的体验。
月初第一天自己跑去了太平山顶,然后绕着港岛径走了一圈。这是一个一星难度的行山径,走下来也才一个多小时而已。
在这边这么多年,山顶也只是多年前来过一次;当时是乘坐山顶缆车加上直接上去凌霄阁,所以这次就直接巴士不坐山顶缆车也不去凌霄阁观景。
……后面那个决定还好,毕竟天色没有好到必须要在没有遮挡的地方看景观;而为了省钱不坐缆车改为坐巴士上山顶的结果就是,绕着上山的道路过于曲折,整个人在车上面摇来晃去,都只能吃薄荷糖稳定一下。
这是多云间晴的一天,看上去港岛与隔着维多利亚港的九龙也并没有多少新鲜感。于是,自己在山顶广场按部就班拍一些照片之后就开始了港岛径的路途,从卢吉道开始。
这个一星的行山径委实不算难,一路基本上都是平地,而且也有树荫遮头不至于曝晒;在路边还是可以从与少订稍微不同的角度来眺望同样的维港。
不过这么平稳的路途走起来委实有些匮乏,自己也只能边走边数步数来让事情稍微有趣一点——至于为什么不刷手机什么的,拿来拍照就好了在户外还一直刷着手机也未免有些不配合这片青葱了。
自己并没有绕着整个卢吉道返回山顶广场,而是在中途的转折点走向克顿道,中途还路过了松林炮台。原来这也曾经是当年战时的阵地,还是具有防空功能的;当然现在已经作为文物丢空在此。
之后就是缓慢下山走回闹市的过程,路上还看到有个屋苑直接把 Hoover Mansion 叫做“豪华大厦”。进入到西营盘站之后,与方才的林荫相比突然恍如隔世。
之后在六月底,自己看到昂坪 360 缆车在平日有半价,于是自己也在年假的一天去到港铁来体验一次。
自己选择的是去程水晶车厢回来普通车厢;水晶车厢就是内部连地板都是透明的,能尽可能把大屿山这边的美景尽收眼底。而由于最近疫情的关系,客流量有所降低,管理方也能把相识的人安排在同一个车厢;毕竟自己是一个人,所以就变相成为了包厢体验。
有过当年在泰国被快艇带着滑翔伞上天却还是毫无波动的经历,这个只是透明底部的缆车车厢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无论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看着自己飞跃大海与高山,远方能看着机场与港珠澳大桥,感觉还是相当惬意。
缆车的终点站在昂坪市集,也只是一些现代化之后的商店街。自己并没有过多停留,毕竟来之前就已经吃过东西,所以直接奔向世界第二大的佛像天坛大佛。
如此大的佛像让自己想起当年在三亚的佛系景点看到的巨大观音像;和当年的观音像要走很远的路一样,这个大佛还是要爬上 200 多个阶梯才能得以瞻仰,在烈日下还真的不算易事。
走上来之后除了仰观大佛之外,往回看宝莲禅寺在山间雾里也是一种惊喜。不过之后下山真正走进宝莲禅寺之后,由于很多大殿都处于禁入状态所以会有些意兴阑珊。
自己在这里吃了一个驰名豆腐花——似乎所有的豆腐花都说自己是驰名的——自己也得开始前往弥勒径这个绕着弥勒山的行山径走去,不然时间会不足以走完全程。
从大佛与宝莲禅寺往更偏僻的地方走,路上经过已经破败废弃的小食店,穿过林荫道就可以到达心经简林。这里把刻有经文的石柱竖立起来绕着山的斜坡一圈,在烈日当下也没有让人提起过多的兴趣。
在这里自己遇见一个女生在摆着 Nendoroid 的模型拍照,心里想着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也能遇上沾点边的同好,于是就偷偷在人家旁边拍了一下;然而没想到旁边的中年男女应该是她的父母,听到他们对话的时候不由得有些尴尬于是就赶紧离开。
通过一条不算长的昂坪树木研习径之后,接下来才是重头戏的弥勒山郊游径。月初前往的卢吉道港岛径属于一星还是过于轻松,而这次的只是二星应该不会过于困难。
……只是没有考虑到在这烈日下面行山的难度而已。这次则是对“山”给足了面子,一路下来是延绵不断的阶梯,还是要克服自身体重往上走的路径。没走多久自己就觉得有些后悔怎么走上了这样的一条路,然而绕圈的郊游径如果都走了一部分的话就只能往前走,不然往回走会稍显无谓。
期间经历过“当心大石滚下”、“小心山洪”等各种警告,经历过没有树荫的曝晒也经历过过于密集的树荫带来的阴森;看着山路这么狭窄还是有些顾虑万一发生什么事情还真的没有人可以帮得到,尤其是整段下来自己都只是看到两个阿姨手持登山杖在走而已。
景观本身没有过多出彩,就是各种大山以及远眺东涌市中心和机场;由于返程的缆车最迟六点,所以自己也没有过多停留拍照而是专心留意地面情况赶路。途中即便汗流浃背加上双腿有些麻木都没有坐下来休息,毕竟都能看到蚂蚁与蚯蚓,更不用说会不会有蛇等等。
一时间自己觉得,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
从弥勒山郊游径往昂坪市集走回去的路经过修整,变得相对平坦而缓和,最后一段路走起来也是轻松些了。自己本身带着的饮用水已经在山上喝完,回到市集就在便利店买了蜜桃茶,与之前准备的面包一起补充能量。
乘坐缆车回去由于大雾景观变得索然,而之后则是在东涌的火锅店吃了一个一人火锅来抚慰一下这个超出预期的劳累吧。
这个月另外一个改变就是,之前参加了 PayMe 的一个活动,给朋友转两块钱的同事加上特定活动的 tag 就可以自动参加抽奖;结论就是从来都没有什么偏财运的自己居然在这个随手的抽奖当中中奖了,获得的奖品是一台 Switch Lite.
不知道自己累积了多少年的抽奖运终于在这一次爆发,毕竟自在这个公司工作了那么多年年会都没有中过奖。晚上 7 点钟看到邮件说中奖了,就赶忙赶在 8 点前换领中心关门前领取奖品。
自己终于是摆脱了“只有我没有 Switch”的状态,即便这只是一部 Lite. 研究了一下,与本来 Switch 的区别在于没有底座不能投放,也没有可以拆卸的手柄(虽然可以另外买),所以基本上体感游戏就可以告别了。
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台专门的游戏主机之后,本来还想着换区买游戏兑换券来买游戏;折腾了一下还是没有办法成功。想着这样的时间也是金钱,于是就直接全价买了到目前为止的唯一一个游戏动物森友会。未尝不是因为跟风而买的这款游戏,毕竟之前一度疯传说“这个游戏 300 块卖给你们真是亏了”。开始玩起来才真的觉得,这个就是传说中的“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这个游戏与现实时间是一致的,所以就会带来同样真实的感觉——在游戏里面经过了多少时间,在现实世界也会消耗同等量的时间。如此一来,游戏过程中就会有很强的分身感,现在的自己是去了那一个世界,这样的设定也会带来代入感。
而且动物居民们的反应也是超出自己对游戏 NPC 的认识。自己登岛第一天被黄蜂蛰了,第一反应就是跑去找管理人狸克那边看有什么可以帮到自己的;没想到他们见到这样的自己还是和往常一样问我有什么东西要买卖。一筹莫展之下,自己遇到才认识的岛民伊比利,他反而很惊讶地说“才说要开始新生活,但是这样的新形象也未免过于震撼了吧;再被蛰一次就会晕厥的,这里是药以及制作药的方法,要注意啊”之类。
当时自己就被感动到了啊,虽然明明知道这些都是游戏内部的机制是写好的数据与程序,但是还是被这样的安排触动到了。
游戏的开放性也是让这个游戏变得玩法多样。没有固定的主线,也没有非要现在做不可的事情,所以游戏就可以玩得很悠闲。然而自己玩下来还是花了很多时间,总是会陷落到“树还没有摇,木材还没有砍,昆虫还没有抓,鱼还没有钓,石头还没有敲”的焦虑当中;最近的版本新增加可以下海抓海产,于是又加上了“海产还没捕完”。一旦看到岛屿上面的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就会觉得有些不自在,有些把工作上面的做法带到这上面来了。
后来随着岛屿的发展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如此的日课根本无法维持,只能让自己退而求其次起码最重要的东西先完成,其他的就看时间吧。毕竟,另一个世界的事情影响到现实世界还是得尽量避免。
自己另外一个带进去游戏当中的习惯就是不喜欢欠款;刚开始的房子自己都硬是在帐篷里面住着存够钱才去买,而不是先申请贷款住着房子去还钱。游戏里面提供的还是没有限期也没有利息的贷款啊,这些现实世界没有的条件都不好好利用;察觉到自己这样想法上面的劣势之后自己也是在之后先住上大房子再赚钱还款,先充分利用更大的空间与更多的储物位置。
现在游戏处于需要好好规划岛屿不同的部分应该如何安排。初始有些随意选择的房屋以及居民的住所,在自己可以搭桥等等的现在就显得有些局促;还是一劳永逸想个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再改造吧。
硬是说的话,这个月的新体验就是找寻这户外的景色来领略自己所不知道的这个城市的这些部分,以及在一个异世界生存的过程。
顺带一提,这个月自己还在网上看了日食;毕竟是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的景象,戴着太阳眼镜也是无法长时间观看。在太阳被遮挡得最多的时候,看起来也只是像阴天而已。
下一个月,看能不能会有更多的新体验吧。
最近也在玩动森,第一次长时间玩一款电子游戏。自己会不自主地把现实生活中的喜好带到那个虚拟小岛上,也会把岛上的小动物当作重要的朋友,每天都想送不一样的礼物给他们。意识到自己游戏中这些细节时,真的觉得既感动又惊奇。高度自由的游戏特性或许也能成为玩家审视现实自我的一个窗口吧。ps. 水晶车厢脚下的那片绿色真好看。
对的!这个需要花时间进去的游戏换来的不是短平快的满足,而是能收获动物朋友们的陪伴。同时真的平时工作有些社畜在游戏里面也总是想着收割各种资源,也是把现实带进游戏有着自己风格的玩法了